您喝普洱老茶打嗝了嗎?
2022-02-16
盧仝《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是無意識的自然產物,沾染上幾分人情味,才會變得生氣靈動。
眾所周知,茶葉具有諸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內含物質。每一種物質在進入人體后都會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來體現不同的效果。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飲茶有行散的作用,散來自于辛,辛則散,散則行,行則血脈通,這就是氣通。
另外,茶葉亦是一種能源物質,在飲茶的過程中,先是將茶水的熱量直接帶入體內,再者,茶葉自身具有的糖類物質進入身體后經過一定的轉化反應也會形成能量積蓄在體內,使得飲茶人微微發輕汗、身體發暖、行氣順暢。野生紅茶廠家這是"茶氣"對于人體產生的良好積極的生理作用。
當人身處于一種十分放松釋然愉悅的狀態下,人們便會從生理上的滿足升華到精神層面上的體驗。如唐.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寫到: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二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真情實意的自然流淌,全身心的放松與坦然。放下般般塵世,在這飄然自在的"茶氣"里滌得身心清凈,便是Z好的。
"老茶之氣可排身體之廢氣。常有老茶不足三杯就讓人不禁打起嗝來。嗝似乎不雅,但對于茶人,喝到好茶打嗝一是說明茶好,二是說明自己身體好。所以重肉重煙酒的人或腸胃功能不佳之人身體的敏感度差,不易打嗝,但茶仍有效,清腸排毒同樣做功。Z好不過是讓身體清潔,少煙,少酒,少肉,恢復感知,身體告知才Z為真切,遇有害的之食自然排斥,遇有益之食自然喜悅。切記信體之茶氣
茶氣,從醫學生理角度去窺探茶氣,實質是茶進入人體后引起的藥理作用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的綜合作用。茶氣對人和人與茶氣的互動產生的效應,不同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樣。感受茶氣也有層次之分、輕重之別,有直觀感受,有重疊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參與了文化、藝術、宗教的文化感情。
茶氣文化
茶氣的力量也來自一番與眾不同的歷練修為,華夏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使之底氣十足。當我們面對茶飲時,“茶氣”已經不單純是一種物理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現象,在茶氣中裹帶著人氣,飽滿豐潤、凌厲跌宕。這時候“茶氣”既代表著茶文化一個重要的元素,也蘊涵了道家的哲學精義。
“茶氣”是讓人實現心靈瞬間的“逍遙游”的載體,飲茶者借助茶氣,將情感的宣泄依附在茶體、茶香和茶韻上,乘物遠行、心游萬仞,與天地精神獨往來。正因為這種現象和儒、道、佛家的心游、禪定感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使得茶氣在品茶時變得奇妙與高雅,更使得茶道為蕓蕓眾生、為三教九流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宗教所共同接受和推崇。
茶氣的自身也有強弱厚薄,除了文化結構外,與物理結構關系重大。一般來講,老茶中的茶氣較濃郁,因為陳放的時間長,酵化的物質豐富,這就使老茶的回甘和韻味更飽滿。還因工藝的不同,也各有參差。特別古樹茶更能保持、回應更大。
茶氣境界
品味“茶氣”要帶著一份專一、帶著一份虔誠,帶著心境的明凈通透、閑適淡定,這樣才能夠在茶氣上升的剎那間抓住神經末梢的顫動、觸摸到心頁尖頂的微晃。就象是高手過招一樣,品味“茶氣”的功力和層級就在瞬間的厘毫之差。
品味“茶氣”也是踏尋一種生活境界,寄寓一種生活理想,一旦有了感悟,那么即使無茶,心中的“茶氣”也能夠持久回蕩,就象古詩所吟唱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