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株野生古樹茶,為何被做成了紅茶?
2022-02-10
前幾天,我們推了一款來自千年茶鄉。
不過有些茶友對野生古樹紅茶比較陌生,而且可能會心存疑問,有那么多野生古樹嗎?野生紅茶廠家它與栽培型茶樹相比,有哪些差別?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還不被主流市場所知的野生古樹紅。
估計大多數茶友不清楚,在大瑤山,生長著大量古茶樹群,數量說出來可能嚇你一跳。
由于生長環境原始,樹齡高,茶樹主干一般有苔蘚或地衣,在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成長過程中,野生茶早已適應了這種原始的環境,從未遇到過嚴重的病蟲害。
而且野生古茶樹多為喬木,樹干高大,采摘費力,另外為了保護古茶樹,只允許采制春茶。
上世紀5、60年代,野生茶作為“小茶”制作曬青毛茶,到了2011年,才開始用野生型古茶樹鮮葉制作紅茶,而且適制性更好,這就是的野生古樹紅茶。
那么,這些野生古樹紅茶在內含物質以及口感、滋味等感官表現上究竟如何呢?
野生古樹紅怎么樣
2014年,保山市農業局曾檢測過34份茶,采摘標準均為一芽二葉,其中包括縣的14份。
經檢測,其鮮葉生化成分含量為:茶多酚33.21%、氨基酸4.54%、咖啡堿2.95%、水浸出物46.54%、兒茶素總量11.52%、酚氨比7.98。
經過與栽培茶對比,發現二者的化學成分較接近,野生古樹紅的茶多酚、咖啡堿含量略低于栽培茶,不過正宗野生紅茶含有獨有的茶素,這類成分有很強的抗氧化素,是其他茶樹品種所不具備的。
而且,為了對比不同年份野生紅茶的品質特點,他們還按照國標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進行了審評。
外形上,野生古樹紅茶干茶大多條索粗壯,色澤烏潤,不過有部分做工不夠好的條索粗松,部分干茶欠油潤。
湯色上,野生古樹紅茶總體為橙紅或橙黃色,比傳統滇紅的湯色偏淺一些,主要是因為野生古樹紅茶揉捻較輕,發酵也偏輕。
香氣方面,由于生長環境原始,且樹齡大,因而野生古樹紅茶有古樹韻和原始野韻,整體上有花果香及甜香,做工稍差的有些粗青氣;
滋味方面,野生古樹紅茶口感偏甜醇,不像傳統滇紅那樣濃醇或濃厚,有幾款存放過久的野生古樹紅茶會呈現酸澀味,可能是存儲不當導致。
葉底上,總體而言葉底肥嫩柔軟、紅勻明亮,不過部分茶樣紅亮度、勻度略有欠缺。
除此之外,各不同年份野生古樹紅茶也有較大差異,大致趨勢是,隨著存儲時間的延長,干茶光澤度、潤度下降,茶湯色澤變化不大,香氣會逐漸出現陳味,滋味會逐漸有酸味,所以即便是野生古樹紅茶,也不宜長期存儲哦!野生茶加盟